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王静
编辑|袁加息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042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产品质量
8月17日晚 ,一份9分钟的塌星录音 ,再次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推上舆论风口。空华
关于这份录音的雷早内容,是好声已故女星李玟讲述自己在参与节目制作中遭到的各种不公正对待 。
8月17日22:55,音崩已埋《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塌星表示当前在网络平台散布的空华录音为“自媒体账号恶意剪辑” ,此举“是雷早对逝者的不尊重,也严重损害节目形象”,好声《中国好声音》方面表示“强烈谴责”。音崩已埋
声明中还提到 ,塌星《中国好声音》与李玟曾经有过的空华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消除”,“出于对逝者的雷早尊重,我们不再对此事过多解释,永远铭记她对节目的真情付出”。
而《中国好声音》这一次应该很难快速平息所谓的“舆情”风波 。这种回避的回应态度,进一步引发公众不满 ,陆续有之前的学员、业内人士站出来发声,这一事件依然在持续发酵中。
最新进展是,8月20日 ,浙江广电集团发文回应《中国好声音》争议 ,称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将进一步调查核实 。浙江广电集团表示:“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好声音》节目也不断遇到一些问题,离大家的期待还有差距 。浙江卫视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节目监管,履行好播出平台职责 。”
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广电在这份声明中提到 ,督促节目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认真听取大家意见 ,在节目制作中切实维护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尊重。
业绩依赖综艺大IP
回想这一王牌综艺曾经以可圈可点的综艺内容屡登热搜,如今节目制作中的种种问题却饱受争议 。这早已不是《中国好声音》第一次被曝出问题了,大家也很难想到这几年《中国好声音》有什么出圈画面了 。
与《中国好声音》一同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节目制作方母公司——星空华文,争议风波蔓延至二级市场,星空华文股价在周五的跌幅高达23.43% ,收盘价为94.95港元,总市值为378.4亿港元。这意味着,星空华文市值一天蒸发近百亿港元 。
星空华文的主营业务有四大组成部分,分别为综艺节目IP制作和运营 、音乐IP运营及授权 、电影及剧集IP运营及授权,以及其他IP相关业务。
其中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综艺节目IP制作 、运营及授权。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 ,该业务在总收入的占比达到80%左右。细分到具体热门综艺节目IP ,《中国好声音》是星空华文最大的综艺收入来源。招股书中曾显示 ,2019年至2021年,《中国好声音》共为星空华文挣得超过10亿元的收入。
《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星空华文的业绩晴雨表 。星空华文招股书显示 ,2019年至2021年 ,《中国好声音》分别贡献收入为4.90亿元、3.24亿元 、2.56亿元,分别在总营收中占比31.4%、28.7%、29.3%。毛利率更是从2019年的46.6%,大跌降到2021年的2.2% 。
再看星空华文整体的业绩,2019年-2022年,星空华文的营收分别为18.07亿元、15.6亿元 、11.27亿元 、8.73亿元,和2019年的18.07亿元相比 ,星空华文去年的营收规模已经缩减52% ,加速下滑。可以看到 ,随着《中国好声音》热度消退 ,很大程度影响到了母公司的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