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好声音》崩塌,星空华文的雷早已埋下

《好声音》崩塌,星空华文的雷早已埋下

2023-09-26 13:38:34 [热点] 来源:浪潮ipbs8400s进入rec-搜狗指南

原标题:《好声音》崩塌 ,好声星空华文的音崩已埋雷早已埋下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王静

编辑|袁加息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042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产品质量

8月17日晚 ,一份9分钟的塌星录音 ,再次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推上舆论风口。空华

关于这份录音的雷早内容,是好声已故女星李玟讲述自己在参与节目制作中遭到的各种不公正对待 。

8月17日22:55 ,音崩已埋《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 ,塌星表示当前在网络平台散布的空华录音为“自媒体账号恶意剪辑”  ,此举“是雷早对逝者的不尊重,也严重损害节目形象”,好声《中国好声音》方面表示“强烈谴责”。音崩已埋

声明中还提到,塌星《中国好声音》与李玟曾经有过的空华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消除”,“出于对逝者的雷早尊重 ,我们不再对此事过多解释,永远铭记她对节目的真情付出”。

而《中国好声音》这一次应该很难快速平息所谓的“舆情”风波  。这种回避的回应态度 ,进一步引发公众不满 ,陆续有之前的学员 、业内人士站出来发声,这一事件依然在持续发酵中。

最新进展是,8月20日 ,浙江广电集团发文回应《中国好声音》争议  ,称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 ,将进一步调查核实 。浙江广电集团表示:“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好声音》节目也不断遇到一些问题 ,离大家的期待还有差距 。浙江卫视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节目监管,履行好播出平台职责 。”

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广电在这份声明中提到 ,督促节目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认真听取大家意见 ,在节目制作中切实维护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尊重 。

展开全文

业绩依赖综艺大IP

回想这一王牌综艺曾经以可圈可点的综艺内容屡登热搜,如今节目制作中的种种问题却饱受争议 。这早已不是《中国好声音》第一次被曝出问题了,大家也很难想到这几年《中国好声音》有什么出圈画面了  。

与《中国好声音》一同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节目制作方母公司——星空华文,争议风波蔓延至二级市场,星空华文股价在周五的跌幅高达23.43% ,收盘价为94.95港元,总市值为378.4亿港元。这意味着,星空华文市值一天蒸发近百亿港元  。

星空华文的主营业务有四大组成部分,分别为综艺节目IP制作和运营 、音乐IP运营及授权、电影及剧集IP运营及授权,以及其他IP相关业务 。

其中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综艺节目IP制作 、运营及授权 。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  ,该业务在总收入的占比达到80%左右。细分到具体热门综艺节目IP ,《中国好声音》是星空华文最大的综艺收入来源 。招股书中曾显示 ,2019年至2021年 ,《中国好声音》共为星空华文挣得超过10亿元的收入。

《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星空华文的业绩晴雨表 。星空华文招股书显示 ,2019年至2021年,《中国好声音》分别贡献收入为4.90亿元、3.24亿元 、2.56亿元 ,分别在总营收中占比31.4%、28.7%、29.3%。毛利率更是从2019年的46.6%,大跌降到2021年的2.2% 。

再看星空华文整体的业绩,2019年-2022年,星空华文的营收分别为18.07亿元、15.6亿元 、11.27亿元 、8.73亿元,和2019年的18.07亿元相比 ,星空华文去年的营收规模已经缩减52% ,加速下滑。可以看到 ,随着《中国好声音》热度消退  ,很大程度影响到了母公司的业绩表现。

“产品质量”并没被放在首位

星空华文早已深知过于依赖热门综艺IP《中国好声音》的风险,但显然并没规划风险预警措施 。

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一节中,它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依赖于我们的主要综艺节目,该等节目口碑的潜在下降或会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特别提到《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及《蒙面唱将猜猜猜》三档热门综艺。

在星空华文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产品责任”部分 ,它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角色:“作为中国综艺节目 、音乐 、电影及剧集IP的领先创造商及运营商 ,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娱IP以及其他IP相关产品及服务,并致力于不断创新产品属性 、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及观众的需求 ,并超越其期望。”

但是结合星空华文的2022年ESG报告中的重要议题评估一起看  ,最重要的议题是“产品质量” ,而这次李玟录音暴露出来的争议最大的地方便是 ,星空华文和合作方为了利益妥协了产品质量。

图:星空华文的ESG实质性议题分析表。| 图片来源:星空华文2022年年报

星空华文的前身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灿星文化”,2012年,得益于《中国好声音》爆火,灿星也在业内打响了名号 ,曾为公司带来不菲收入 。

2014年 ,灿星文化计划随母公司星空传媒赴港上市,后来因为股权架构问题搁置 。2018年  ,灿星文化递交A股IPO招股书  ,2021年2月被否 。2021年8月,灿星文化与香港星空华文传媒电影完成重组,更名星空华文,11月递表失效 。2022年5月,星空华文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2022年12月29日 ,历经数年折腾 ,星空华文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登陆资本市场。

结合这几年星空华文的业绩表现 ,可以看出伴随综艺IP老化,这门生意越发不好做 。制作方如果不仅不爱惜羽毛 ,还要变本加厉消耗积累本就不富裕的积淀,对企业的持续性打击巨大。像《中国好生意》这种大IP ,历年占到公司营收的30%左右 ,一旦做砸 ,对公司营收的影响是巨大的 。

出现这种重大问题时 ,二级市场会给出最直接的反应。一般而言,二级市场对公司舆论危机的反应是恐慌式的 ,等危机平复之后,市场信心会自然修复。但是星空华文不一样,公司做的本来就是公众口碑生意  ,口碑就是估值。如果《好声音》崩塌,那么从公司市值中扣去30% ,自然合情合理。

星空华文这次大跌是一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本质上是考验它还能有什么办法,能修复节目IP的公众口碑。如果没有,那就是永久性的了。

感谢您的阅读。ESG从业者或对此有兴趣的研究者 、投资者  ,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 ,申请加入我们社群。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虎嗅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都在虎嗅APP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